2021-04-10 14:23:01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也不愿意和一个不孝的人一起玩乐、一起工作吧。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孝”的事迹。古人说“香九龄,能温席”,这便是我们认为的小孩子的孝心的表现,而这个事情的主人公年仅四岁,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瘫痪的父亲,给他喂饭洗衣,端尿按摩。当时的新闻报道出来后,看哭了不少人。
现在,三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件详情
2018年7月,《非常文山》节目上的一次报道感动了无数人。在报道中,这个年仅四岁的小男孩给父亲端水喂饭,按摩聊天,洗衣做饭样样在行。小男孩名叫沈浩宇,他家在云南文山市秉烈乡,父亲名叫沈国权,结婚生下小浩宇一年以后夫妻二人便离婚了,爷爷去世、奶奶改嫁,家里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小浩宇应该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地长大,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沈国权意外跌倒,导致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年仅四岁的小浩宇被迫承担起生活的重担,每天在父亲的病床前照顾他。
四岁,在别的小朋友都在无忧无虑的玩乐时,小浩宇已经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洗衣做饭,照顾父亲,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在新闻的采访中,小浩宇还很骄傲的说自己能做很多事情了。
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018年7月,关于沈国权一家的新闻报道播出以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比如:各界爱心人士筹集善款十几万元帮助沈国权支付住院费和医疗费;在得知他们父子二人没有住房后,当地的有关部门迅速帮助他们解决了住房问题;而且沈国权父子每个月都有近两千月的补助。
沈国权说:“当时社会各界的援助让绝望的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得知自己瘫痪后内心的绝望,也可以想象当时年仅四岁的沈浩宇照顾父亲的时候,内心的茫然无措。幸亏有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才能让他们的生活有希望,他们父子走出困境,直面生活。
沈国权说:“我经常教育儿子要懂得感恩”。在他们的周围也有一群热心助人的朋友、邻居。朋友每天帮助他接送小浩宇上下学;邻居有时帮他们父子俩买菜、送饭给他们吃、帮小浩宇洗衣服、被套等等;社区的居民也很照顾他们,沈国权表示这些恩情他们父子两个都不会忘记的。
小小少年撑起一个家
从两年前开始,小浩宇就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尽管年纪尚小,但是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做起家务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当你六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呢?恐怕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在父母的怀里尽情撒娇,在父母的疼爱下欢笑吧。但这个年纪的小浩宇已经开始承担起家里的责任,照顾自己和父亲。相信大家都会为浩宇的孝心感动,也会为他感到心疼吧。浩宇的父亲看着能干的儿子也是十分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小浩宇必须学会独立,因为人能够帮你一时,没有人能帮你一辈子的。
浩宇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洗衣做饭、整理房间、还要给爸爸换纸尿裤、帮爸爸按摩等工作。因为没有钱请护理,所以沈国权日常的护理工作也是小浩宇做的。小浩宇说每天最艰难的工作就是把爸爸从床上搬到轮椅上的过程,因为他实在是太小了,没有力气,这就需要他们父子二人的默契配合了。
邻居有时候会帮忙买菜做饭,还会帮他们洗衣服等在生活上帮了他们很多忙。邻居表示自己看到他们父子很同情,尤其是小孩子那么小又要那么辛苦,因此自己能帮就尽量帮一些。社区居民也经常帮助这对父子,在沈国权卖卫生纸的时候还号召大家来买,希望给他们增加些收入,能够帮助他们减轻一些生活上的压力。
生活的希望到来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他们父子二人的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通过学习,孩子也可以明辨是非,探索真理。2020年五月一日沈国权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小浩宇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就进入了文山市实验小学北区学习。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为小浩宇感到高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沈国权说:“我经常教育孩子说你要懂得感恩,要好好读书”,他明白不能所有事情都等着别人来帮忙,自己还是要努力。遭遇不幸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接受治疗,乐观面对生活。他虽然心疼儿子小小年纪就要这么辛苦,却依然教导孩子要靠自己的努力,他不能动,就躺在床上指导着小浩宇干各种家务。
尽管生活不幸,沈国权也总是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而当地的爱心团成员把沈国权的病历和状况发给了骨科专家杜宁,杜医生仔细研究后表示,像沈父这样的情况,经过复健后,上肢有很大希望能够恢复自理能力的。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沈国权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复健,希望能够康复。
沈国权父子的经历是不幸的,但是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生活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不管经历了什么都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未来终将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