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公布:不合格家长行为表,请自查!老师请转给家长

2021-04-18 19:03:02

赚钱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体现。

  在人民日报公布的“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中,明确指出这10种方式会把孩子惯坏。今天,梅老师分享给家长朋友们。

  1

  这10种行为,容易惯坏孩子!

  

  01给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如吃“独食”等,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

  0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许多家长以“不要太严,TA还小”为理由袒护孩子的错误,这会使孩子全无是非观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03过分注意孩子

  一家人无时无刻不关心孩子,会使TA认为自己是中心,家人都要围着TA转。

  04轻易满足无理由要求

  小孩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样TA会养成不懂得珍惜,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

  05允许孩子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挑食、睡懒觉、玩耍没有节制等,这样TA容易缺乏上进心和毅力,做人得过且过。

  06对孩子央求

  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答应TA讲3个故事再把饭吃完。你越央求,孩子越忸怩作态,不但不明辨是非,家长的威信也会耗尽。

  07包办替代

  有些家长从不要求孩子劳动,三四岁还要喂饭,五六岁还不做任何家务事。这样孩子必然不会变得勤劳善良、能干上进。

  08大惊小怪

  孩子生病时,家长惊慌失措,一味娇惯,最终会导致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变得懦弱胆小。

  09剥夺独立

  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养成依赖心理,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

  10害怕哭闹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骂父母,会在TA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的种子。

  2

  一个好母亲,情绪愉快且稳定

  著名导演姜文在做客《十三邀》曾表达过,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失败,就是处不好和母亲的关系。

  他说:

  “我很想让她高兴,但不管是我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还是后来给她买了房子,她都不高兴。”

  因为妈妈的不高兴,姜文说自己经常不自信。

  孩子会天然的讨好妈妈,但妈妈总是不高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妈妈的情绪,是孩子看世界的镜子。

  英国教育家巴卢说过: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母亲喜怒无常,孩子就恐惧担忧;母亲怨天尤人,孩子就郁郁寡欢;母亲温和慈祥,孩子就乐观温暖;母亲宽容大度,孩子就有同理心。

  母亲不仅决定一个家的温度,更在潜移默化中决定着孩子的人性温度。

  如果妈妈是快乐的,孩子就是快乐的

  反之,妈妈如果总是不快乐,情绪不稳定,孩子就会患得患失,觉得不被喜欢、不被支持、缺乏勇气和自信。

  妈妈的情绪,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

  

  所以,要做一个情绪稳定且愉悦的妈妈。

  孩子在生命早期和妈妈的关系怎样,长大后,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什么样。

  很多妈妈经常抱怨,会不自觉的说爸爸坏话。

  (比如:你爸特别懒,你爸根本不管你的事,你跟你爸一样墨迹。)

  殊不知,爱抱怨与脾气暴躁的妈妈,会让孩子一直处于不安的情绪当中。

  还有一些妈妈爱攀比:你看隔壁邻居小明就比你考的好,小明爸爸比你爸有本事等。

  总是对现状不满的妈妈很难培养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更有一些妈妈自己玩手机,不管孩子学习,答应孩子的事,不遵守承诺。

  在孩子面前哭穷,或者不尊重孩子隐私,动不动把“我是为你好”放在嘴边,过度打压孩子,这样的行为都不可取。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说过,影响他一生的人,是母亲:

  “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大爱和亲情,什么是宽容和理解,什么是怜悯和同情,什么是诚实和耻辱,什么是坚强和不屈,什么是人生和处世,什么是学习和生活,什么是梦想和志远。”

  如果说父亲是家庭中的掌舵者、领导人,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最信任的人,母亲就是最依赖的人。

  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于母亲。

  3

  一个好父亲,胜过200个好老师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给予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有心理学家指出,孩子12岁之前,通常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在父亲的陪伴与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加乐观、开朗、自信、上进,比起从小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各方面的优势都很明显。

  父亲意志坚定,孩子就学会了百折不挠;父亲勇敢独立,孩子就学会了坚强无畏;父亲胸怀宽广,孩子就学会了大度包容;父亲是非分明,孩子就学会了坚持原则......

  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每个父亲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断进修,端正自己的观念和品行,所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

  童话大王郑渊洁就曾写过一本书,名为《父亲的含义是榜样》,里面有提到了他父亲的教育。

  在郑渊洁父亲看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他说:

  “我以为,父亲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为人父这么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好爸爸一定是一个体谅妈妈的爸爸,一个爱干净,爱做家务活的爸爸,一个诚信也懂得欣赏孩子的爸爸,一个和蔼可亲并不过分严厉的爸爸。

  为人父母,我们不需要考试,但一定要坚持学习与反思,负起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爸爸的肩膀,是孩子看世界的第一颗垫脚石。”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责无旁贷。

  写在最后: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时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在你们不在场的时候,都是教育!”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无论父母赚多少钱,取得多大的荣誉,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荣光。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课堂。

  最好的育儿模式,就是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明月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