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 14:51:01
3月24日,据《简氏防务》网站的报道,韩国LIG Nex1公司为KF-X战机交付了首套机组自我保护系统的原型系统。其公布的示意图展示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并且在该系统的示意图上出现了歼20战机的剪影,这意味着在韩国LIG Nex1公司看来,在装备该系统之后,KF-X战机不会被歼20锁定,难道国产雷达技术被破解?实际上并非如此。
实际上所谓的“机组自我保护系统”就是电子战装备,早期大规模应用电子战装备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美越战争,F4战机为了应对“萨姆2”防空导弹携带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最终证明,干扰吊舱的效果极为可靠有效,随后美军战机被导弹击落损失大幅降低,甚至造成数百枚导弹都无战果的情况发生,由此拉开了战机电子对抗的序幕。
到了四代机(美标三代机),电子战系统更是标配,不过大多数电子战系统都以吊舱的形式挂载,如“侧卫”家族的翼尖电子战吊舱,用以欺骗对手的空空导弹。随着五代机的成熟,其先进的内嵌电子战系统开始向下拓展,大量4++战机内嵌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如美国的EA18G、俄罗斯苏35以及歼10C、歼16等等,使得战机的生存能力获得极大提升。
通过KF-X电子战系统的演示图可以看出,该系统通过和机载传感器系统交联,能够实现自动对抗,并且与机载的红外/箔条干扰弹整合,关键时刻能够自主释放。面对五代机时能够欺骗对手的雷达,使其难以被锁定;面对传统四代机时,通过欺骗的方式使对手的雷达和导弹回馈错误的方位信息,从而避免被打击。
所谓的“机组自我保护系统”仅仅只是电子战装备的一种,进入五代机时代后,内嵌式电子战系统已经成为了标配。如果针对传统四代机宣传,KF-X的电子战系统无疑是先进的,而面对五代机,甚至是4++战机,KF-X的系统都无法保证绝对的优势,毕竟韩国在先进战机的设计基础上极为薄弱,其整合能力也较差。
在韩国引进F16战机生产线之前,韩国在国产战机技术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即便是在引入F16战机之后,也是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度参与下研发了FA50教练攻击机并参与美国下一代高级教练机的竞争。KF-X战机同样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深度参与,其在设计方面参考了部分F22的设计,以至于在外观方面就是一架缩小版的F22。
除此之外,KF-X的当前国产化率仅仅只有60%左右,动力系统是引进的美制F414中等推力发动机。值得一提的是,其首架原型机尽管预留了弹舱的位置,但并没有使用,反而采用了半埋式挂架,预计到KF-X的第二阶段才能实现内置弹舱,原因是韩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能力不够。由此可见,KF-X仅仅只是韩国利用美国成熟的五代机技术,去除敏感技术后设计研发的一款第五代战机,凭此就能与重型五代机对抗,无异于痴人说梦。
作者: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