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18:07:34
江苏省东南部的10个县,1年时间内,为何划分给了上海市?
首先要从上海的历史发展来看,上海在明清时期是属于松江府,松江府是属于江苏省的。那个时候苏州府和松江府都是个顶个的富庶地区,每一年上缴的赋税达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而那时候的上海经济发展落后,还是依靠传统的农耕文明为主,虽然占据沿海优势,经济并没有什么起色。后来清朝腐败,英国人和鸦片和大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我们遭受了列强的欺凌,无可奈何的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威胁,清朝被迫开放国门,当时的上海市通商口岸之一,一时间依靠着各种优势条件,上海地区的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了。后来经过太平天国起义,上海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已经初具规模了。那个时候上海被划分成了很多歌租界以及上海县,这些地方在那时还是属于松江府。在清朝末期,上海经济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城市,因其发达程度还被誉为''东方巴黎''。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北平买一套四合院的钱,在上海只够付两年的房租而已。
在清朝覆灭以后,整个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那时候的全国的形势都非常混乱,虽然那时上海经济繁荣,但是行政地位并不高。在北伐战争结束了以后,政府终于有时间来处理上海的行政地位问题了。因为其经济的特殊性,上海在1927年被提升为了特别市,当时的特别市就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因为那时候上海所管辖的面积太少了,仅仅只有490公里,只有上海县和宝山县的部分地区。一个经济如此发达的特别市,自然是不甘只有这么一点地的。
上海那时候只是部分脱离江苏省,其他地区还是属于江苏省。搞笑的是,对于青浦和金山等地的人来说如果自己进市区的话就相当于''进上海''。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950年,国家政局逐渐稳定以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被确立为了直辖市,上海也成为了既北京之后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其实严格来说上海的发展比之北京要更胜一筹,但是北京的文化底蕴以及红色背景都足以成为中国的首都。
到了1953年,经济高度发达的上海管辖的面积竟然只有610公里,基本是哪个只有几个核心区而已。上海想要扩张,曾多次提出想把嘉定,宝山等四个县划分给自己。但是上级一直都没有同意上海提出的要求。直到1958年,因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上级把嘉定,宝山还有上海三个县划给了上海。后来经济持续发展,江苏省的青浦县,南汇县等六个县以及崇明县也都被划入了上海,至此江苏的松江专区尽数划分给了上海。
之所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面,上海要了这么多地方,是因为地少没有办法生活,当时上海没有粮食吃了,把划分过来的十个县都拿来种粮食了,毕竟在那个时候劳动是第一生产力,讲究的也是自给自足。后来因为自身的管辖面积实在是太少了,江苏省的松江区就和苏州专区合并了。在10个县都划分给了上海之后,上海的管辖面积一下子增加到了6200多平方公里,是1952年面积的整整10倍。
这10个县城被划分给了上海以后,并没有改名,后来是在上海的经济带动下,从县城变成了区,慢慢的各个区合并的合并,扩大的扩大。随着城市面积不断变大,''新''市民和''老''市民也出现了不同的圈子,其实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好比如外地人来到我们的城市上班生活,肯定也是很难融入我们的,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我们有心去互相理解,那么早晚是会变成一家人的。
那个时候的上海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还分成了核心区和外围区,这两个区完全是两种圈子,徐汇,静安这几个核心区是外围区跟比挤不进去的,小编了解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觉得很荒谬。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没有谁是比谁高贵的,何必要这样子对待别人,真的不知道这种优越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都是华夏儿女,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好,真的没有必要去搞一套所谓的''分层'',''歧视''是最不可取的。
总结:虽然因为生活条件我们的起跑线会有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成功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面,不是别人给予的。所以也不用因为自己的好出生沾沾自喜,自己的贫穷而自卑自怜,成功靠的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希望大家都可以共勉。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