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17:01:02
截止至目前,印度单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达507775人,现有确诊人数18762976人,新冠病毒已在印度变异了240种,有些新冠病毒带有免疫“逃逸特性”,这意味着许多已经痊愈的人群将再次感染,众多的病毒变种也将使感染者携带更多种类的病毒,变得更难治愈。印度已经成为新冠病毒的培养皿和滋生发展的温床。
以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为主要产业的印度正在逐渐被新冠病毒摧毁,以廉价劳动力著称的印度正在失去他们的生意,对于印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低的国家来说,工业生产能力、封锁程度和海外需求有很大关系,如果只看去年的数据来说,印度疫情并不会对全球供给和需求造成较大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原属于印度的市场行业需求正在流向中国。
印度的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印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新冠病毒影响很大,他们面临严重的开工后产能低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国。事实上中国已经接到了大量欧美订单。
2020年10月时,印度疫情反复,就有很多纺织订单转向中国,根据河北的某个纺织公司称:从2020年9月起,公司的网上订单就显著增多,其中主要来自印度市场,仅一个月,毛巾的订单就多达200万条,相当于2020年同期订单的两倍。浙江金华的某个民营企业更是接到了国际品牌ZARA的数十万张桌布的出口订单,而这笔生意原本是应该由印度承包生产的。
印度的大量订单流向中国,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利润就是动力,如果现有合作方不能满足供给需求,那么转战其他市场,国际采购公司根据生产能力,重新选择生产商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
大量订单流向中国,也带动了中国的纺织类服装出口,今年前三个月,中国的纺织类服装出口总额为6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14亿元。相比历史同期增长44%。纺织品的出口总额为3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0亿元,比历史同期增长40.3%。服装类出口总额为3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15元,相比历史同期增长47.7%。
不仅服装产业,在化工产业方面,印度的主要大型制药公司对中小制药企业所生产的原料依赖性过强,如果印度疫情持续恶化,印度的药品制造将举步维艰,中小制药企业无法组织生产原料,大型制药公司无原料可用,印度的药品价格恐怕会持续上涨。这也将增多中国的制药企业得到订单机会。
根据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约174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50亿元的原料药,从中国进口的原料药占印度进口原料药总量的43%,其中,关键的抗生素类原料药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达到了100%。
而现在印度本土制药企业已经面临无料可用、无法复工复产的窘境,而印度制药企业的药原料药库存据乐观估计,仅够维持2到3个月,有些印度中小制药企业的原料药仅能维持不到20天,药物自给的断供将使印度疫情雪上加霜,新冠病毒感染者无药可用,缺乏治疗将加重病情,而疫情又会影响印度其他的产业,进而反应到印度自身,造成更大的影响。
愈来愈严重的疫情、4月28日的6.2级地震、国内产业的订单流向其他国家,这些让印度本就脆弱的经济更加不堪重负,举步维艰。
单日可统计的新增感染者愈来愈多,国内制造业无法满足印度自身需求,印度民众大多数防疫知识匮乏,防疫意识差,加剧疫情的肆虐,政府无力统筹兼顾,印度的经济和国家如若不努力重新振作,将面临崩溃的风险,糟糕社会情况也将导致犯罪率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果印度制造业仍不能大批复工复产,到时恐怕就不止纺织品和原料药市场流向其他国家,其他的印度支柱产业也将流向其他国家。到时印度的日子恐怕更加举步维艰。
对于印度来说,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是借鉴其他国家成功抗击疫情的方法,再合理的印度化,结合印度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有效实施,确保并加快印度民众的知识普及程度,尽可能的让印度制造业复工复产,稳定产量以保证印度自身需求等等,现在看来,印度能够减少单日新增新冠感染者的数量,尽可能的稳住疫情,就已经是成功了,疫情严重,前路漫长,希望印度民众早日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