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17:07:01
手机赚钱一天400元 http://nengtong03.com
时间可以流逝,记忆不会消退。重读姚策的绝笔信,他的悲剧确实令人叹息。
我们需要追问当年发生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里的真相——究竟是谁改变了他的命运?
一、这张照片上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他没有等到真相来临
这种时刻,或者说这种瞬间,再也不可能有了,因为照片上有一个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没有当年的错换事件的发生,或者说没有当年的错抱事件的发生,或者说没有当年的偷换事件的发生,也就没有这样的聚会。
这样的聚会对姚策来说,已然成了“为了告别的聚会”。这样的聚会是那么短暂,对他应该有的漫长人生来说,简直就是瞬间。
没能战胜疾病,姚策留下绝笔书,带着人生的遗憾走了——他没有等到错换人生的真相,不知道当年错换的细节。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再读他留下的绝笔信,“等死”二字让人心酸
生前,他曾写下《致河南淮河医院院长张祎捷的绝笔信》。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如今读来依旧深感扎心。
他在绝笔信里写道:“止疼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刚刚注射完吗啡,我知道我在医院里只能等死。”
他在绝笔信里还写道:“今天,您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培养下,已经成为院长,而我却在河南大学医院的’错换’下,已经肝癌晚期,只能等死!”
注意,在姚策的绝笔信里,“错换”二字是加了引号的。根据语境看,这里既有强调作用,也有不相信是错换的意思。
不信再读读姚策绝笔信里的另外一处表述。他写道:“我不甘心,28年前,为什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发生了如此荒唐的错换人生事件,导致我和我的亲生父母骨肉分离,让我一个地道的河南人,硬生生地变成一个江西人!”
是啊,今天我们确实需要追问:28年前,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里,究竟是谁让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呢?
姚策还写道:“……医院明知我生母是乙肝患者,却没有给我注射最为宝贵的乙肝疫苗,导致我年纪轻轻,罹患肝癌,只能默默等死!”
三、人生无常,他的悲剧令人叹息
看到姚策绝笔信中多次提到“等死”这样的字眼,不由想到几年前堂兄去世的情形。
堂兄得的也是肝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医生说,堂兄只有三个月时间了,回去想吃啥就吃点。
躺在病床上的堂兄脸色黑黄,自知时日不多,也不想多说什么,只要求尽快回到农村自己的家里。他说没啥可说的,回去等死,人生无常,也就这样了。
回到农村后,三个月的时间将尽,堂哥却觉得他自己不会就此逃离地面上的生活,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坏到停止呼吸的地步。
不管多么坚强的人,其实都经不起夺命疾病的折磨。也许,这就是堂兄说的人生无常吧——无可奈何……
姚策的悲剧令人叹息,不仅仅是因为他患了肝癌,而且还因为他的人生被换了,尤其是他出生后没有得到那宝贵的一针——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