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 15:25:12
南京侦探 http://www.njsijiazhentan6.com
70年前的今天,即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十八军进军西藏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的,是用无数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西藏和平解放,意义十分重大!
西藏的和平解放,不仅结束了近代以来西藏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而且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势力分裂西藏的图谋,使西藏地方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个重大胜利。同时,西藏的和平解放,也为西藏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西藏人民彻底翻身做主人奠定了基础,更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见证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巨大变化。如今的西藏,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事业都实现了整体跨越。在党的领导下,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将西藏建设成为大美西藏,创造了西藏历史上亘古未有了奇迹。
在西藏70年的辉煌发展史上,西藏军人——这一代一代十八军的传人,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始终站在维护西藏稳定、边防稳定的第一线,捍卫祖国统一与和平发展,在劈山修路、开荒垦殖、平定叛乱和民主改革、边境作战、建设新西藏的峥嵘岁月里,把青春和热血、以及生命都洒向了西藏的山山水水,把英名铭刻在了雪域之巅。
可以这样说:西藏军人,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奉献得最彻底的人。
风雪边关路,热血写忠诚。边防线上,我们的西藏军人就是一座座移动的丰碑,哨位上他们是一棵棵挺拔的白杨;训练场上,他们爬冰卧雪战天斗地;在“生命禁区”,他们像野草一样扎根像大山一样矗立。高原的孤寂,成就了高原军人的骄傲;而正是因为西藏军人的存在,才使得那片高原显得磅礴而高耸。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绝不把领土守小了,绝不把主权守丢了”、“宁愿生命透支,也不让使命欠账”、“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一切,都是西藏军人最为真实的写照。
西藏军区军史馆内,记录着一组悲壮的数字:解放军进藏至今,已有6700多人长眠高原,几乎每条天路、每条边防线、每座雪山每条河流,都有西藏军人用生命和血肉之躯铸就的,竖起永不褪色的界碑,将忠魂永远镌刻在雪山之巅。
藏南边防耸立着一座绝壁,名曰“将军崖”。崖下立有一碑,上书:一九八四年元月十五日原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同志在此以身殉职。
碑文所说的“职”,就是崇高使命。西藏军人把使命看得高于生命,为了戍边事业勇于献身。
与张贵荣司令员这样“殉职”的还有很多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在这里暂举两例:执行任务牺牲的高明诚团长,为躲避泥石流、掩护战友而牺牲的少数民族战士古怒。之所以举例这三人,是因为当张贵荣、高明诚、古怒三人殉职时,年龄分别是49岁、39岁、19岁,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这更是一种必然!我们的西藏军人,从将军到士兵,生生死死都守护着、拥抱着这片高原热土。
“鬼见愁”“吓退猴”“马回头”……雪域边关的巡逻路名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忠勇哨兵执着涉险,前仆后继。与雪山融为一体的数千忠魂,许多人没有戴上军功章,没有烈士的称号,也没有墓碑祭文。但是,那耸立的雪峰不就是英烈的墓碑吗?那呜咽的江河不正在诵念墓志铭吗?
即使普普通通的西藏边防军人,他们每年都会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无人区训练,环境艰苦、枯燥寂寞,他们靠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坚守着祖国的边防线,虽然因此“面无完肤”,嘴唇干裂,脸上脱皮甚至是被灼伤是常事。但越是条件艰苦,战士们越是坚持信仰。
在西藏军区,近年来涌现出了“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江勇西绕、“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彭燕,以及“高原红色边防队”、“岗巴爱国奉献模范营”、“墨脱戍边模范营”、“卫国戍边模范连”等一个个新时代英模人物和英模群体。以他们为代表,新一代的西藏军人正以崭新的风貌,续写着老一辈西藏军人的传奇,“老西藏精神”犹如一面旗帜70年如一日高高飘扬在雪域高原。
是的,没有西藏军人的坚守,也就没有西藏70年来的巨大变迁;没有西藏军人的坚守,也就没有西藏如此辉煌的成就;没有西藏军人的坚守,雪域高原也就不会盛开出如此美丽的富强之花。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了,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请让西藏70年来的巨大变迁告诉英烈们,西藏今天之繁荣,正如你们当初之所愿;也请让西藏70年来的辉煌成就告诉曾在西藏当过兵的老兵们,西藏今日之大美,也如你们当初之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