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 本世纪中叶人民币有望成为国际货币

2021-06-11 15:41:01

试管移植过程 http://www.jiaenhospital.com/lists/20168306926853.html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6月11日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到本世纪中叶,随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最开放、功能最齐全的金融市场,建成最具包容性和凝聚广泛国际共识、促进全球互利合作的规则制度体系。人民币有望在全球受到广泛的欢迎,可自由使用,成为具有服务全球贸易投资强大功能的、可信赖的国际货币。

  在她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功能。人民币国际化从初级版演进至升级版,取决于中国金融市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本实现,以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融合。

  “人民币国际化根基在国内,人民币国际化不应是投机交易主导的短期爆发过程,也不能由离岸市场、周边市场的金融炒作所阻挡。它是一个自然的、长期的过程,是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国际贸易投资互惠互利深化发展的过程。”胡晓炼表示,要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的要求,紧紧围绕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胡晓炼表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为境外主体人民币投融资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我国着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到2020年末,直接融资比例已经占到整体的29%。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得到了国际上的充分认可,债券、股票纳入国际重要指数,境外主体参与人民币投融资更加活跃。截至2020年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股票达到3.4万亿元,债券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47%。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等。金融开放向纵深推进,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为境外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投融资渠道。

  绿色金融蓬勃发展,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胡晓炼表示,我国具有建立最大的碳资源交易市场的潜力,全国碳市场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交易。按照配额发放规模累计计算,我国市场有望超过欧盟和美国等区域的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未来,随着我国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的扩大,相关金融产品的丰富,交易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将会吸引越来越多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其中。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可以更加开放,与全球共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人民币是绿色金融计价结算货币。进一步拓展其跨境应用的场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胡晓炼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巨大国内市场对进口的需求,人民币要走得出去。中国的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稳定可信,境外接受了人民币能够拿得住,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等为人民币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币也要回得来,这些都是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依托的实体经济基础。

  她认为,上海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能够充分发挥“双循环”连接点的枢纽作用,深化人民币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质营商环境,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产聚集和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

  她同时强调,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的国际化。人为对人民币国际化赋予多种含义,如把人民币汇率变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晴雨表”,把人民币当成国际避险货币,把数字人民币当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捷径,把境外人民币市场作为主导人民币交易的市场,把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标志性的导向等,更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当成国际对抗的武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明月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