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上「中国空间站」,欧洲人拼了,美国人急了……

2021-09-07 16:08:07

石家庄市私家侦探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丨布呐呐

  本世纪最「打脸」的事情是什么?

  10年前,美国拒绝中国进入国际空间站。

  10年后,咱们中国建了自己的空间站。

  这是一个一直被孤立霸凌,

  最终逆袭翻身的故事。

  美国越是打压我们,

  我们越要出人头地。

  这,就是只属于中国人的血性和骨气。

  01

  6月17号上午9时22分。

  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18时48分,3名航天员首次进入了咱们自己的空间站。

  

  几代人的努力付出,

  就为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这也让一条沉寂了12年的回答火了。

  2009年,

  有网友提问:

  “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

  马来西亚人、泰国人、甚至日本人,

  韩国人都上去过了,该到中国人了吧!”

  一名网友回答:

  “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国际空间站,

  上别人的不好玩。”

  

  2009年的心愿,

  在2021年终于有了回响。

  那些年我们吹过的牛,

  都在一一实现。

  很多人纷纷来到这条评论下留言:

  每一条回复都那么掷地有声。

  

  02

  无独有偶,

  一段10年前中国专家关于空间站的访谈也火了。

  2011年,

  有媒体邀请航天专家在线解读空间站。

  

  有网友提问:

  “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跟美欧航天大国合作,

  是别人不肯与我们合作,

  还是我们不愿意跟他们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回答:

  “在建国际空间站时美国不让中国加入。

  中国人就是有志气,你不跟我们玩,我们自己也能玩。

  现在看我们有钱有技术能做了,

  老美似乎又想跟我们合作了,

  在吆喝着要加强全世界航天合作。”

  

  网友继续问:

  “会建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吗?

  刘红坚定的说:

  “天宫一号就是我们空间站的序曲啊,

  2020年就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看到这些曾经的回答,

  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那种满满的自豪感不是用语言能够形容的。

  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回答一个问题,

  答案就是,

  只要中国人想做,就绝对没有做不到的。

  03

  咱们中国的空间站到底有多强?

  中国核心舱上的机械臂,

  是我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难度最大、

  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

  它就像人类的手臂一样,

  有七个关节和两个末端执行机构,

  可以灵活地随意运动。

  

  如此强大的机械臂,

  让美国开始恐慌。

  美国太空司令宣称,

  这样装置可以用于未来抓取卫星,

  击落航天器,

  将威胁到美国在太空中的安全和利益。

  当然,这样的猜测完全是为了抹黑,

  但有一点他们不得不接受,

  那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向强大,

  美国妄想称霸太空。

  

  关于中国空间站,

  这里还有一些细节。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上已经植入了WiFi,

  航天员都配备有手机和平板电脑,

  可以正常接打电话、网络视频,

  数据传输速率与地面几乎没有区别。

  可想而知,

  我们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网上还有一张很火的对比图。

  

  可以很明显看出,

  中国空间站全部采用集成式技术,

  所有的部件模块化。

  有网友说,

  中国人已经把基建搞到太空去了。

  04

  中国航天能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你想象不到,

  为了阻挠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美国用了多少阴招,

  誓要把我们逼上绝路。

  现在世界上能工作的有两个空间站,

  一个是国际空间站,

  一个是中国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

  以美国为主导,

  16个国家联合参与,

  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那时候,

  我们曾经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

  但被美国拒之门外。

  按照当时的条件来看,

  我们的航天技术并不落后,

  美国之所以拒绝,

  说白了,就是嫌弃我们,看不上我们。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经接受采访时说,

  “国际空间站中国没有参与,

  不是中国的因素。

  在航天技术这方面,

  美国这样的国家,

  从来对中国采取不允许合作。”

  

  

  

  

  

  

  05

  美国看不上我们就算了,

  还要全面封锁我们的航天技术。

  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霸凌。

  1998年,美国出台ITAR禁运条例,

  任何航天产业链产品不得出口中国,

  任何美国航天器件不得由中国火箭发射。

  但中国人骨子里有一股韧性,

  你越是打压我,

  我越要超越你。

  这也就逼着我们走上了一条绝地求生的路,

  全面发展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

  1999年,

  我们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

  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

  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飞船的国家。

  此后,

  中国的航天事业一路高歌猛进。

  

  美国坐不住了,

  开始使用更卑劣的手段阻挠我们发展。

  2011年,美国又通过了一项“沃尔夫条款”,

  全面禁止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

  这个政策恶心到什么程度呢?

  当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时,

  中国记者直接被拒之门外。

  

  此后,美国更是变本加厉。

  明着暗着对我们进行各种形式的封锁和破坏。

  2019年,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召开,

  但美国以签证为由,

  不让中国参加大会。

  

  为什么美国一而再再而三找我们的事?

  我很赞同一个网友的说法,

  他提到了美式逻辑这个概念。

  1.我是最强的,别人什么都不可能比我强。

  2.万一有人比我强,那一定是从我这里偷了什么。

  3.不管你是不是偷了我东西,比我强就是我敌人,必须被扼杀在摇篮中。

  总之,

  美国把该用的损招都用了,

  但是在我们身上根本起不到作用。

  这些年,

  我们在载人航天、人造卫星、

  深空探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美国大概怎么都想不明白,

  怎么越是打压,

  中国反而越强大呢?

  看到中国越来越强,

  他们也只能一次次叹息:

  “如果美国没有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

  也许中国就不会竞争,

  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了。”

  可惜,

  没有如果。

  

  

  06

  咱中国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国际空间站由于设备老化严重,

  预计2024年将停用。

  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

  很多人一定会关注一个问题:

  那咱们的空间站会让美国人上去吗?

  曾有媒体报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就联合对外公布来自17个国家、

  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空间站第一批科学实验项目。

  

  (图源:国际在线)

  大快人心的是,

  美国并不在内。

  

  不过,

  咱们不是故意针对美国。

  毕竟咱们不和他们一样小肚鸡肠,

  我们的格局在这摆着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我们没有排斥任何国家,也没有限定任何范围,

  有美国团队参与申报的项目。

  从科学价值和技术考量来讲,

  美国的项目没达到要求的标准。”

  反正咱们中国的空间站,

  就要按照咱们中国的标准来。

  不过想想美国也是挺搞笑的,

  以前高冷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

  现在反而舔着脸来想要加入中国空间站,

  脸皮确实很厚。

  07

  为了以后能进入中国空间站,

  连一向阴阳怪气的外媒,

  都不再用阴间滤镜了。

  开始学着说人话了。

  

  

  CNN评论说,

  “短短十余年间,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

  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

  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果然印证了那句话,

  人强的时候,身边“好人”就变多了。

  不过,以后国外的宇航员,

  只有先学会中国话,

  才有资格去咱们的空间站。

  在中国空间站,

  需要航天员操作的界面都使用了中文。

  因为咱们用的是自己研发的麒麟操作系统。

  而麒麟操作系统创立的目的,

  就是为了打破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

  

  研发团队的专家说:

  “如果完全采用别人的系统,

  这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

  再大再漂亮,也可能会经不起风雨,

  甚至会不堪一击。”

  世界永远通行丛林法则,

  只有核心技术掌握在手里,

  才能不受制于人。

  

  现在已经有外国宇航员在努力学习中文了,

  他们想在2022年登上中国空间站。

  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因为中文可不是那么好学的。

  

  

  

  

  

  

  

  08

  回望我们一步步走来的路,

  从被美国拒之门外,

  到有了自己的空间站,

  甚至让世界的宇航员都主动学起了中文。

  此刻内心只有一个字概括:

  爽。

  记得在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

  杨利伟感慨道:

  这个“家”太大了,太羡慕他们了。

  我们能有今天,

  真的是几代人的努力啊。

  

  看到一条评论:

  小时候有人想上太空,

  有人想当科学家。

  长大了,许多人慢慢忘记了当初的梦想。

  偶然看到国家一项项的进步研发,

  才猛然发现,原来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的梦想,

  只是汇集起来,统一实现。

  这段话让人感动。

  我们曾经的幻想和梦想,

  正在变成现实,

  而我们有幸要见证了一个个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空间站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人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永不停歇……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央视网、观察者网、环球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明月网版权所有